临港文理学院研发渔港智慧安防系统 技术守护万艘渔船安全

刘老师 阅读:3 2025-09-20 17:47:46 评论:0

  临港文理学院的智能安防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正调试 “渔港智能预警终端”,当模拟渔船闯入禁渔区时,终端立刻发出声光报警,同时向渔政平台推送定位信息;临港渔港码头,安装该系统的渔船正准备出海,渔民王出海轻点终端屏幕,“一键报备” 航行计划后,终端自动播报气象与禁渔区提示。该校 “渔港智慧安防” 科研团队研发的这套系统,已在山东 3 个渔港推广应用,守护 2000 艘渔船安全。

  “临港每年因渔船越界、气象预警滞后发生 10 余起安全事故,传统人工监管效率低、覆盖窄。” 团队负责人、计算机系教授张伟介绍,系统整合北斗定位、AI 图像识别、物联网传感技术,包含三大核心模块:“智能边界预警” 可精准识别禁渔区与航道,误报率低于 1%;“气象应急推送” 与气象局实时联动,提前 2 小时发布台风、风暴潮预警;“船员安全监测” 通过智能手环监测心率与位置,遇突发情况自动报警。

  试点应用成效显著。在临港第二渔港,系统运行半年来,渔船越界事件从每月 8 起降至 0 起,气象灾害预警响应时间从 1 小时缩短至 10 分钟;去年台风 “杜苏芮” 来袭时,系统成功预警并协助转移 30 艘渔船,避免经济损失 500 万元。“以前靠听收音机了解天气,现在终端直接报预警,还能规划安全航线,出海心里踏实多了。” 渔民李建国说,已有 800 艘渔船申请安装系统。

  技术转化与民生服务并行。学校与临港渔政部门共建 “渔港安防指挥中心”,整合 10 个渔港的监测数据;联合企业开发 “轻量化终端”,单价控制在渔民可承受的 800 元以内;设立 “安防技术培训点”,培训 150 名渔民技术员。团队已申请发明专利 4 项,其中 “渔船多维度预警算法”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。张伟透露,2025 年将实现山东半岛 15 个渔港全覆盖,新增 “渔获偷捕识别” 功能,助力渔业规范管理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