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理工学院研发 “智慧社区垃圾分类智能督导系统”,试点社区准确率提升至 92%
近日,临港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“智慧环保研发团队” 历经 18 个月攻关的
“智慧社区垃圾分类智能督导系统”,在临港新城申港社区、芦潮港社区完成试点,系统通过 “红外识别 + 语音提示 + 积分激励”
功能,使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从试点前的 58% 提升至 92%,居民主动参与率达 85%。
该系统核心由 “智能分类箱 + 居民 APP” 构成:智能分类箱搭载高清红外传感器,可识别塑料、纸张、厨余等 6 类常见垃圾,若投放错误,箱体会发出语音提示(如 “您投放的是厨余垃圾,请放入绿色箱体”),并在 APP 端推送正确分类知识;居民正确投放后可累积积分,兑换社区超市优惠券、家政服务等。团队负责人张教授介绍:“系统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社区垃圾产生规律,比如申港社区周三厨余垃圾量激增,我们建议社区在周二增加垃圾分类宣传,效果显著。”
在申港社区试点现场,72 岁的居民张阿姨展示了使用流程:“以前总分不清塑料和纸壳,现在箱子会提醒,攒的积分还能换洗衣粉,很方便。” 社区居委会主任透露,系统运行 3 个月,社区垃圾清运成本降低 20%,可回收物回收量提升 35%。目前团队已与临港 3 家社区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,2025 年计划覆盖临港 10 个社区,并优化系统对湿垃圾的识别精度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25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