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破农业节水瓶颈!农业工程学院研发 “智能滴灌控制系统” 落地推广
近日,临港文理学院农业工程学院 “智慧农业研发团队” 研发的 “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滴灌控制系统”,在全国 20 个省份的 100
个农业基地成功推广。该系统通过土壤墒情传感器实时监测水分含量,结合作物生长阶段与气象数据,自动调节滴灌量与频率,使农业用水量减少 40%,作物产量提升
20%,为农业节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
团队负责人赵教授介绍,传统滴灌系统多采用固定时间灌溉,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与土壤板结。新研发的系统由 “感知层、传输层、应用层” 三部分组成:感知层通过传感器收集土壤水分、温度、光照等数据;传输层利用 LoRa 无线技术将数据传输至云端平台;应用层通过 AI 算法生成最优灌溉方案,自动控制滴灌设备。“在新疆棉花种植基地试点中,该系统使每亩棉花用水量从 300 立方米降至 180 立方米,亩均增收 500 元。” 赵教授说。
目前,该系统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 项,与 8 家农业科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,年产能达 5 万台套,累计培训农户 2000 余人次。团队还开发 “农业节水 APP”,农户通过手机即可远程监控灌溉情况、查看用水数据,已服务用户超 1 万户。学校表示,将持续加大智慧农业领域科研投入,推动更多技术成果转化,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7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