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深耕乡村振兴科研服务 联合农科院打造 “产学研用” 帮扶模式
本月,临港文理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,启动 “乡村文旅融合与特色产业发展”
专项科研项目,这一新闻动态为乡村振兴注入高校力量。项目聚焦上海周边 3 个经济薄弱村,通过 “科研攻关 + 教学实践 + 公共服务”
三维联动,助力乡村发展。
科研服务方面,团队针对村民反映的 “农产品销路窄”“文旅资源开发不足” 问题,开展专项调研。农科院专家负责农产品品种改良,已培育出适合当地土壤的 “沪郊蜜薯 2 号”;临港文理学院教师则牵头设计 “农耕文化体验游” 路线,拍摄宣传短视频 20 余条,通过抖音、微信视频号推广,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 50 万次。
教学教育环节,学院开设 “乡村振兴实践课”,组织 200 余名学生组建 10 支实践队,每周驻村开展服务:为村民培训电商直播技巧,帮助 12 户农户开通抖音店铺,单月农产品销售额突破 15 万元;为乡村小学开设 “农耕文化启蒙课”,制作科普手册 500 余份。公共服务层面,团队联合村卫生室开展 “健康下乡” 活动,免费为 300 余名老人体检,建立健康档案。
就业指导同步推进,团队与当地乡镇企业合作设立 “乡村振兴就业岗位”,15 名学生通过实习留任,负责农产品电商运营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伟表示:“高校的科研优势与农科院的技术资源结合,真正让科研成果落地见效。” 临港文理学院教授李娜说:“看到村民通过我们的帮助增收,学生在实践中成长,这就是科研服务社会的意义。”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20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