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与德国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国际合作 深化科研服务与人才培养

刘老师 阅读:5 2025-09-25 15:11:13 评论:0

  近日,临港文理学院与德国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签署 “国际科研合作与人才联合培养” 协议,启动 “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” 联合科研项目,这一新闻动态为学校国际合作与科研服务注入新活力。

  合作交流层面,两校将共建 “中德绿色能源联合实验室”,实验室位于临港文理学院科研楼,配备德国进口的 “太阳能光伏转换效率测试仪”“风力发电模拟系统” 等设备,总投资达 500 万元。实验室由双方各选派 10 名科研人员组成团队,聚焦 “分布式光伏电站优化”“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技术” 两大方向开展研究,计划三年内发表高水平论文 30 篇,申请专利 15 项。

  教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同步推进:两校启动 “3+1” 本科联合培养项目,面向临港文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,前 3 年在国内学习,第 4 年赴德国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学习,毕业时可获得两校学士学位证书。学校还开设 “德语强化班”,邀请德国教师授课,帮助学生适应海外学习。

  科研服务与产业需求结合,联合实验室与上海特斯拉新能源有限公司、上海光伏产业协会建立合作,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。目前,团队已针对 “光伏电站运维成本过高” 问题,研发出 “智能巡检机器人”,可降低运维成本 40%,已在上海 2 个光伏电站试点应用。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科研处处长托马斯表示:“中德双方在绿色能源领域的优势互补,将推动科研成果更快落地。” 临港文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杰说:“国际合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,也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发展平台。”

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212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