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力智慧交通!交通工程学院研发 “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” 落地应用
近日,临港文理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“智能交通研发团队” 研发的 “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”,在临港新区 10
个繁忙路口成功应用。该系统通过摄像头与雷达实时采集车流量数据,结合 AI 算法动态调整红绿灯时长,使路口通行效率提升 35%,早晚高峰拥堵时长缩短
40%,为城市智慧交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。
团队负责人赵教授介绍,传统交通信号控制采用固定配时方案,无法根据车流量变化灵活调整,易造成交通拥堵。新研发的系统由 “数据采集层、算法分析层、控制执行层” 三部分组成:数据采集层通过设备收集车流量、车速等数据;算法分析层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交通流量变化,生成最优配时方案;控制执行层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长。“在临港大道与申港大道交叉口,系统通过实时调整配时,使早高峰通行时间从 45 分钟缩短至 25 分钟。” 赵教授说。
目前,该系统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4 项,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、临港新区交通管理部门签订合作协议,计划未来 2 年在临港新区 50 个路口推广应用。团队还开发 “交通数据分析平台”,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拥堵预警、路段优化建议等服务,已出具交通分析报告 12 份。学校表示,将持续加大交通领域科研投入,推动更多智慧交通技术成果转化,助力城市交通治理升级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7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