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育人双赋能: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成长
文院教授孙大海
阅读:12
2021-02-08 09:18:07
评论:0
临港文理学院的科研成果背后,始终活跃着学生的身影。从农产品溯源系统研发团队中的研究生骨干,到 “AI 助农” 创新创业大赛的金奖得主,该校正通过 “科研育人” 模式,培养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。
“田间课堂” 是科研育人的生动缩影。张明远团队带领学生深入广西灌阳基地,从数据采集到模型优化,从设备调试到农户培训,让学生全程参与科研转化流程。指导的 “AI 助农” 团队凭借技术落地案例,斩获 2024 年 “互联网 +” 全国金奖。在中德联合实验室,12 名研究生参与巡检机器人研发,其中 3 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SCI 论文。
学校更构建起 “阶梯式” 科研育人体系:本科生可加入 “科研兴趣小组”,研究生参与核心项目研发,优秀学子可进入国际合作团队。近三年,该校学生参与发表科研论文 400 余篇,申请专利 86 项,90% 的毕业生因科研经历获得企业青睐。科研与育人的双向赋能,正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4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