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叉学科结硕果:文理融合催生创新 “聚变”
文院教授孙大海
阅读:12
2021-02-15 07:14:52
评论:0
在临港文理学院的科研成绩单上,跨学科合作的印记尤为清晰。环境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碰撞诞生了水质监测系统,计算机技术与农学的融合孕育了 “稻情智脑”,数字技术与文史研究的结合点亮了古籍修复 —— 文理交叉正成为创新突破的 “催化剂”。
“多参数水质智能监测系统的成功,关键在于打破学科壁垒。” 项目负责人李敏教授解释,环境科学团队负责水质参数体系构建,人工智能团队开发数据分析算法,计算机团队打造移动端展示平台,三个学科协同攻关才实现技术突破。这种交叉模式在中德联合实验室同样奏效,中方团队的工程应用优势与德方的基础研究实力互补,使巡检机器人研发周期缩短近一半。
为鼓励交叉创新,学校设立 “跨学科科研基金”,每年投入 200 万元支持文理融合项目;搭建 “交叉学科共享平台”,开放 5 个校级实验室的仪器设备。近五年,跨学科团队已斩获省部级科研奖励 12 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 150 余篇,证明了文理融合的强大创新活力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4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