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技术唤醒古籍:3D 扫描让千年文脉 “活” 起来
文院教授孙大海
阅读:12
2021-04-09 12:21:49
评论:0
在临港文理学院牵头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讨会上,省社科院王涛研究员展示的古籍修复成果令人瞩目 —— 借助团队研发的 3D 扫描与数字建模技术,一页页破损霉变的古籍得以 “重生”,这项由临港文理学院参与攻关的科研成果,正为文化传承开辟新路径。
古籍修复向来是 “慢工出细活”,传统手工修复不仅耗时久,更受修复师经验限制。而临港文理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技术体系,通过高精度 3D 扫描仪捕捉古籍纸张纹理、墨迹晕染细节,再利用 AI 算法模拟纸张老化过程,生成最优修复方案。“曾有一本唐代佛经残卷,缺失近三分之一内容,我们通过比对同期典籍数据库,用数字技术补全了缺失文字,误差率低于 0.5%。” 团队成员介绍。
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 3 家省级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,处理珍贵典籍 200 余册。团队正进一步研发 “古籍数字孪生系统”,计划实现古籍从扫描、修复到展示的全流程数字化,让千年文脉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4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