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科研团队研发 “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系统”,助力红色文化传承

刘老师 阅读:11 2021-07-08 15:31:02 评论:0

  本报讯(记者 高翔) 近日,临港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 “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系统” 通过专家验收,并在本地多家红色纪念馆、社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。该系统运用 3D 建模、VR 虚拟现实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实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呈现与互动传播,为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新途径。

 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教育价值。然而,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存在形式单一、互动性不足等问题,难以满足当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需求。为此,临港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 2022 年组建科研团队,开展 “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” 相关研究与开发工作。

  科研团队负责人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郑强介绍,“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系统” 主要包含三个核心模块。一是 “红色文化资源库”,团队通过实地调研,收集了全国 200 余处红色遗址、纪念馆的文字资料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信息,运用 3D 建模技术构建了红色遗址的虚拟场景,用户可通过系统 “沉浸式” 游览红色遗址,了解红色历史事件。二是 “互动学习模块”,该模块设置了红色知识问答、红色故事分享、红色主题创作等功能,用户可参与在线学习活动,还可上传自己创作的红色文化作品,与其他用户互动交流。三是 “数据分析模块”,系统可实时统计用户的学习时长、学习内容、互动情况等数据,为红色文化传播效果评估与策略优化提供数据支持。

  在本地红色纪念馆,“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系统” 的 VR 虚拟游览功能受到了游客的广泛欢迎。游客戴上 VR 设备,即可 “走进” 红色遗址,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中,直观感受红色历史的魅力。“以前参观纪念馆主要是看文字介绍和实物展览,现在通过 VR 虚拟游览,能更生动地了解红色历史,这种方式很新颖,也很有教育意义。” 游客王先生说。

  此外,科研团队还与本地中小学合作,将 “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系统” 应用于校园红色教育活动中。通过系统开展的 “红色故事演讲比赛”“红色主题绘画创作” 等活动,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与学习兴趣。“通过系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,我了解到了很多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,今后我会以他们为榜样,努力学习,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。”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陈思琪说。

  郑强教授表示,下一步团队将继续优化 “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系统” 的功能,扩大红色文化资源库的覆盖范围,并加强与其他地区红色文化机构的合作,推动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与传承。

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480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

    临港文理学院科研团队研发 “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系统”,助力红色文化传承 - 临港文理学院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