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解水质监测难题!环境学院研发的 “智能水质传感器” 落地太湖流域

刘老师 阅读:20 2024-05-13 01:44:48 评论:0

  近日,临港文理学院环境学院 “水环境监测团队” 研发的 “多参数智能水质传感器”,在太湖流域 5 个监测站点投入使用,该设备可实时监测 pH 值、溶解氧、重金属含量等 12 项指标,数据传输误差小于 2%,监测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 3 倍,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。

  团队负责人王教授介绍,传统水质监测需人工采样、实验室分析,耗时长达 24 小时,且难以实现实时预警。新研发的传感器采用 “纳米材料 + 物联网技术”,可在水下连续工作 6 个月,数据通过 5G 网络实时传输至监测平台,当指标超标时自动发出预警。“去年太湖蓝藻预警中,我们的传感器提前 48 小时监测到溶解氧异常,为应急处置争取了时间。” 王教授说。

  目前,该传感器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4 项,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、太湖流域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,计划未来 3 年在长三角主要流域布设 200 个监测点。团队还开发 “水质数据分析平台”,为环保部门提供污染溯源、趋势预测等服务,已出具流域水质报告 18 份。学校表示,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,推动更多环保技术成果转化,助力生态文明建设。

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617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

    破解水质监测难题!环境学院研发的 “智能水质传感器” 落地太湖流域 - 临港文理学院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