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破医疗康复难题!康复治疗学专业研发 “智能关节康复训练仪”
近日,临港文理学院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 “智能康复设备研发团队” 研发的 “智能关节康复训练仪”,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,在全国 30
家康复医院投入使用。该仪器采用 “柔性驱动 + 生物反馈” 技术,可根据患者关节活动度自动调节训练强度,实时监测肌肉电信号,避免训练损伤,使康复周期缩短
30%,患者满意度达 95%。
团队负责人李教授介绍,传统关节康复训练依赖人工辅助,训练强度难以精准控制,易导致二次损伤。新研发的仪器配备压力传感器与肌电采集模块,患者佩戴后,仪器通过 AI 算法分析肌肉状态,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;训练过程中,屏幕实时显示关节活动角度、肌肉发力情况,帮助患者调整动作。“在上海某康复医院试点中,该仪器使膝关节术后患者康复时间从 12 周缩短至 8 周,且并发症发生率从 15% 降至 5%。” 李教授说。
目前,该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4 项,与 5 家医疗设备企业签订生产合作协议,年产能达 1 万台,累计培训康复治疗师 800 余人次。团队还开发 “康复训练 APP”,支持患者居家训练数据同步至医院系统,医生可远程调整训练方案,已服务患者超 2000 人。学校表示,将持续加大康复设备研发投入,推动更多技术成果转化,助力医疗康复事业发展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8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