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承办长三角高校文科论坛 共探人文社科发展新路径
10 月 18 日 - 19 日,由临港文理学院承办的 “2025 长三角高校文科论坛” 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。来自复旦大学、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等长三角地区 50 所高校的 200 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围绕 “新时代人文社科的创新与服务” 主题展开深入研讨,为长三角地区高校人文社科发展建言献策。
论坛设置主论坛与 4 个分论坛,分论坛主题分别为 “数字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”“乡村振兴中的社会学实践”“新时代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”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管理智慧”,覆盖人文社科多个重要领域。主论坛上,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、复旦大学教授吴晓明发表题为《人文社科创新的时代要求》的主旨演讲,从时代背景、理论创新、实践服务三个维度,阐述了新时代人文社科发展的方向与路径;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则聚焦乡村振兴,分享了高校社会学专业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经验。
分论坛上,专家学者们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展开热烈讨论。在 “数字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” 分论坛,临港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李红提出 “数字文学的审美重构” 观点,引发与会学者共鸣;“乡村振兴中的社会学实践” 分论坛上,浙江大学团队介绍了 “高校 + 地方政府 + 乡村” 协同帮扶模式,分享了在浙江乡村开展的养老服务、文化建设等实践案例;“新时代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” 分论坛围绕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、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与法学教育衔接等问题,形成多项共识;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管理智慧” 分论坛则针对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、区域产业协同等议题,提出多项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。
论坛期间,还举办了 “人文社科成果展”,展示了长三角地区高校近年来在人文社科领域的 100 余项优秀研究成果,包括学术专著、研究报告、智库成果等,其中临港文理学院提交的《临港新片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》《长三角乡村治理模式创新》等成果受到广泛关注。此外,参会高校还签署了《长三角高校文科合作倡议书》,约定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,开展联合科研、学生交换、师资互派等合作,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高校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。
“承办此次论坛,是学校提升人文社科学科影响力、加强与长三角高校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机。” 临港文理学院副校长陈丽表示,“未来,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起点,进一步加强人文社科学科建设,深化与长三角高校的合作,为人文社科创新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更多力量。”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3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