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生态学院研发 “城市立体绿化模块化技术”,解决临港城区绿化空间不足,试点区域降温 3.5℃
针对临港新城 “建筑密度高、地面绿化空间不足” 的问题,临港生态学院城市生态系研发团队历经 18 个月攻关,研发出 “轻量化立体绿化模块化技术”,采用
“可组装种植盒 + 耐旱本土植物” 组合,适配建筑墙面、阳台、屋顶等场景,在临港科技城、滴水湖地铁站等 5 处试点区域应用后,夏季墙面温度平均降低
8℃,周边环境降温 3.5℃,植物成活率达 92%。
技术核心在于 “模块化与本土化”:种植盒采用轻质环保材料(重量仅传统种植槽的 1/3),可根据墙面尺寸自由拼接;植物选用临港本土的 “佛甲草”“常春藤” 等耐旱品种,无需频繁浇水,每月养护 1 次即可。研发团队成员、2022 级研究生王浩说:“我们还在种植盒底部设计了‘雨水收集层’,下雨时自动储存雨水,干旱时缓慢释放,进一步降低养护成本。”
在临港科技城某写字楼墙面,该技术打造了 100㎡的 “立体绿化墙”,不仅美化环境,还为楼内企业节省空调电费约 15%:“夏天办公室明显凉快了,客户来参观都说环境好。” 目前团队已与临港新城管委会合作,计划 2025 年在 10 个社区、20 栋写字楼推广该技术;同时开发 “家庭阳台绿化模块”,售价仅 200 元 / 套,方便居民自行安装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keyan.edu.edu.mu/post/3298.html